公告:

KU游体育·(中国)官方网站-APP下载

7x24小时咨询热线:020-9619666363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酷游体育 > 新闻资讯

对一件“仿籽”的自我审视及思考——和田玉鉴定实操案例(已更新)KU游体育

发布时间:2024-04-05 00:49:38 浏览次数:

  这是我为知乎写的第一篇文章。以前的内容都是同事将我其他平台的文章转载在此,而且我也很久没写科普了,原因是我懒,更重要的是以前写的文章是十年积累下的八十万字,在广度和深度上都算是言之有物,我不能为了存在感反复炒冷饭,那多招人嫌弃。

  成文的原由,是有玉友将我的一件籽料扳指给商家看,得出了“青海料染色”的结论,诚实来说我第一反应是很不高兴,这不是乱弹琴吗,小郑这些年虽然生意不大,走的路还算正。但静下来想想,一件东西有争议实在是太正常的事情,谁也不是造物主,能拍着胸脯保证东西一定纯天然,就着这事儿互相说一说观点起码有两个好处:一是交流的过程也是行家鉴定的过程,分享出来有益玉友;二是寄希望于“清者自清”其实需要时间,在这个聒噪的时代,沉默往往被视为默认,既然有底气也有功力,何不聊一聊呢?

  事先声明,本文不会因为自己的东西被人看假就进行任何人身攻击,想看撕扯骂战的朋友们可能要失望了。我倒是要由衷的为这位商家点赞,并向朋友们做一推荐,虽然是头一回听说,但我觉得,且不论经营货品的档次和营销方式,能够做科普帮人看玉且风格犀利的商家,起码自己是不敢卖假货的, 初入门的玉友可以多关注,商家信息下文就有。

  我毫不避讳地将这位商家的两篇文章及我们wx交流的截图陈列如下,wx对话内容有这位商家没有贴出来的部分,大家可以做个参考佐证:

  截图最后一篇链接的文章,相信大家看过,我不知道同事发没发知乎,就挂一个其他商家转载的吧:

  如果遇到有同行说我的东西造假,我就抱定“我不假你胡说”的心态去争辩,这样不客观,也没啥水平。很多玉友都说和田玉太难了,简直是门玄学,说的挺对的,我们看玄学的“玄”是咋写的,开始一个“丶”然后绕来绕去,又回到这个“丶”上,就是先拿一个设定好的结论,然后用大众看不懂但不明觉厉的方法论证,最终回到这个既定的结论上。这样做,和田玉能不玄么?

  而好的见识,是条理通畅、逻辑自洽的,一条线就能够将真伪梳理出来。所以,我觉得客观理性的办法是,就当这东西不是我的,不设定结论也不带成见,用行业里面公认的技巧和经验,来审审这件东西到底是真是假。下面上干货,内容与上文截图有重复,且有一定阅读门槛,但思辨当中,是有益于大家少走弯路的。

  假如玉友让我看这件东西,我第一反应是:没有大面积留皮壳,并不是大开门的东西。然后就开始犹如侦破刑案一般的抽丝剥茧:

  行家在看和田玉的时候,对“种头”的审视是远高于毛孔、结构之上的,种头是结合了色调、细度、糯性等一系列难以量化的指标的综合感官,青海、俄、叶城、且末、籽、韩、罗甸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种头,哪怕他们之间偶有难辨的交集,但一件东西行家过眼一看的光气,是能分辨出个七七八八的,关于种头,以前我作过简短的科普:

  扳指的光气还算油糯,这一点在短短(看假的商家,下文皆用短短称呼)的文章里也有所体现,视觉上比较白,偶尔有一丝暖调,一开始会误归入黄白种范畴,但细看之下,是红皮映衬的结果。我将它放在纸巾上,并没有明显的青、黄、灰、粉色调,只能说颜色亮白,但能捕捉到那么一丝丝青灰底色,这个青灰色在籽料当中非常常见,但近矿料、黑山料、叶城料当中都有,不能片面下结论。

  既然色调无法得出明显结论,那我们来看看最重要的“光气”“光感”,也就是“吃光度”。辨识和田玉产地和玉质的“光感”一词,我2014年就做过一篇科普,我应该算是最早提出“光感”这个指标的人之一:

  我将不同产地产状的石头放在同一光线下,且都以纸巾作为背景参考,左起分别是:籽料、扳指身份待定、且末金山料、俄料、青海料。能明显看出的是右二俄料光感最闷,光进不去,这是俄料的典型特征,左三的且末料光感适中,只剩下左一左二和右一,好像在图上看起来吃光度都差不多,细看之下,左一左二似乎比右一多了一丝油糯感。

  说话讲依据,为表明身份,我将左一籽料的微距照片贴上来如上图,皮壳和纹饰里那一点带沁的皮纹应该能证明身份。先不谈有争议的扳指,咱就说为啥左一籽料竟然和右一青海料吃光度差不多呢?原因很简单,石头的形状体积影响吃光度,一件玉石,做小、做薄、透雕都是增加吃光度并且提升白度的重要方法,比如前两年人为炒作起来的米达料,那么僵瓷的光感,所以市场上常见的米达料成品,多是6或8mm的珠子、透雕的挂件如降魔杵。上图的籽料是片状的原籽,光线更容易透射进来,这样必然增加吃光度,拉低了籽料的浑厚感。

  她将左一青海料手镯,左二扳指材料待定与右一籽料(自述)雕件放在一起,得出了左边两个水透相似,缺乏右一籽料厚重感的结论。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手镯与扳指是两个掏空内芯的环状物,雕件是一整块的疙瘩件,器型就造成了吃光度的差异,这样的对比并不能一锤定音。我若是拿这件青海料的猪同一件籽料的指环放在一起对比,指环一定更水透,但这就能够证明指环是青海料吗?

  抛开器型对光感的影响,可以将扳指未掏空前的原有光感做一修正,上文也说到了,明显看出左一籽料与扳指的油糯感不错,但,鉴玉需审慎,好的山料也有不错的油糯光气,好的打磨也能够明显提升油糯感,仅凭种头这一条,还不能武断地说扳指就是籽,仿籽的可能性丝毫未减少。

  除玉种以外,能够直接辨明籽料身份的并不是毛孔,是皮色。在毛孔造假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看毛孔很容易走眼,但皮色有无染,是很有力的佐证。关于皮色鉴定,我作过详实的论述,有兴趣可以一看:

  微距镜头下,可以看到皮色之下有薄薄的白色,叫它白浆也好,白皮也好,这是籽料皮色发育常见的情况,很多皮色都是生长在白皮的基底之上的,举俩栗子:

  c类情况一般是先酸咬再染色然后滚筒,但酸咬出来的白花多呈丝缕状,高倍放大镜下看,是极细微的碎伤,这与天然皮色的氧化还原反应不一样,碎伤是便于颜色侵染,显然扳指皮色之下的白色层状、团装物并没见到丝缕状,且部分距离表皮有一定距离,这里可以排除c类酸蚀染色的情况,那么a与b都存在一个染色的状况,我们继续分析其他疑点。

  上图是扳指一处水线的特写,水线很细,肉眼难查,所以用箭头标了一下。“玉筋断色”是行家判断真皮假色的一个共识,就是说水线上往往带不到皮色,或者明显淡于周围皮色,见到这种情况,皮色为真就八九不离十了。

  上图就是那道极细的水线,对皮色做了一个分割,不知道照片发出来还能不能看清楚,但在手上是能看出来的。

  染色皮由于只有一种颜料,出来的都是艳丽呆板的颜色,真皮因为自然发育有先后,有深浅,所以颜色是不单一且有过渡的,在上面那个皮色鉴定的链接里,有详细的论述,这里就不赘述了。

  从做工的剖面看,皮色发育有深度,有层次,并不见一整张皮色糊在表面的情况。

  假皮色在皮纹处往往无处遁形。玉雕干的就是挖脏去绺,这件成品在雕刻时已经把碍眼的毛病尽量做干净了,难见明显的皮纹,但微距镜头下仍有蛛丝马迹:

  上图是撞击形成的凹坑,坑底的皮纹已经被冲刷的趋于愈合,皮色在皮纹外沿并无明显堆积。这里涉及一个原理:为啥皮纹外面物颜色堆积就是真皮?原因浅显来说,就是真皮是千万年当中,外界环境中的铁离子通过长期氧化还原反应慢慢形成的,当玉龙喀什河水浸泡籽料时,皮纹内部相对封闭的空间更容易保留下稳定的外界元素,盖上锅盖慢慢炖,真皮就会在皮纹内部多一些,特别常见的皮纹内常见水草沁,而假皮是人工用短时间染出来的,颜料再着急也无法很快地染到皮纹里面去,反而堆在皮纹外侧,因为那里凹陷不光滑,更容易挂上颜色。真皮是文火慢炖,更入味儿,假皮是大火乱煮,有表无里。

  上面这四点,即便再客观谨慎,应当也能做出皮色天然的判断了,短短在私下交流的时候也这么说:

  让我疑惑的是,既然认为皮色没问题,那“青海料染色”的结论又从何而来呢?这里面的逻辑是啥呢?起码到目前为止,我还没见到过某种料子既是线.皮壳

  皮壳包括又不局限于毛孔。上文提到过,其实通过毛孔判断籽料与否,是比较片面的,原因总结起来就是:假毛孔做的比真的还真,真毛孔却有着五花八门的模样。

  。有棉点的料子、有石墨石英黄铁矿的料子,在皮壳的表现上都会不那么“主流”。原因就是籽料发育时,表面上那些杂质被冲刷掉了,留下的就是这种细小孔洞。在我们切大料的时候,由于看不透内里的肉质,只能在皮壳上找这种蛛丝马迹,有“针眼”“沙眼”的料子,会怀疑它带隐棉,这种办法也是常年切料的必备经验。上个图:

  此外,上图是我最近切的料子,短短看真,这里非常感谢。短短拿这个料子作为扳指的反证,认为这个料子毛孔虽然奇怪,但是不像扳指毛孔那样细小犀利,其实在我的理解中这也是有原因的,造成这种毛孔的原因是这个部位结构粗,而不是棉,它留下的粗大毛孔经过更充分的冲刷,必然比扳指的小针眼要老气。用白话说,在玉龙喀什河沙颗粒大小不变的情况下,一个直径6mm的粗毛孔,和一个直径0.3mm的毛孔,哪个更能冲刷出老气的光感呢?

  当然,短短说的“九十度直角”“锋利”我理解为主观感受,毕竟有没有九十度,到底有多锋利,这个见仁见智。

  文章一直遵循不设定结论的客观推理方式,我依然假定这扳指不是我的,我负责任地审视,到了撞击坑这里,让我吃了定心丸:

  撞击坑处于凹面,只有经过长时间的自然盘磨,才有可能出现包浆,人工滚的假籽,时间太短,磨料较为单一,盘磨不充分,短时间内把处于高点的皮壳磨好了,但凹坑里面磨不那么透彻,

  已经被多年踩踏的石板路,高的地方已经包浆肥厚了,凹进去的地方相比之下还生涩的很,就因为人的脚好比滚筒里面的砂石磨料,凹坑里面不一定都能进得去,再加上时间太短,滚筒料出来就这个结果。如果有足够多的生活经验,我们也会发现,石板凹坑内部虽然包浆不够,但大坑的包浆普遍好于小坑的,就因为大坑被人蹭到的概率大,这也同样解释了上面说直径6mm的毛孔比0.3mm的更老气,“不老气”的小坑,边缘自然看起来比大坑锋利。

  我以前说过,网络上流传的那些通过结构看产地的方法并不可靠,因为各种玉料在结构上有所交叉,籽料里面有松成粥的,跟韩料一样了,俄料里面也有细腻无结构的,跟高档籽一样了。

  a毛孔大部分自然,局部有不合理针眼,从杂质流失上可以解释,但这是争议的重点,保留意见不做判断,

  大家认识我,也是从十年前我写的科普开始的,个人认为好的和田玉鉴定,应当是调理通畅、逻辑自洽的,虽然提出几个鲜明的观点是有力且必要的,但不能忘记其他疑点的释疑和反证。假如掷地有声地提两个论点,中间空白的地方用脑补却不去仔细思考,那和田玉真的是玄学了。

  在这件扳指的交流过程中,短短有几件事情就出现了这个问题,这里允许我谈谈看法,请相信我就事论事,并无撕扯骂战之意:

  按照主观情绪驱动的思维,我会觉得,你咋把行业里面靠谱的商家都一网打尽了?你的专业水平是不是不行?你的心态是不是有问题?如果那样的话,就脱离了客观理性就事论事的范畴,变成毫无意义的骂战了。

  《正议估价》这篇文章中还说起过,给人看货估价的先决条件是这个商家手上长期自有同品质的产品,即你是做精品的才有眼力和经验去评判别人的精品,就比如石佛寺早市摆摊卖韩料的大叔,说苏州名家工作的工费太贵,这个就不具有太多参考性(字面意思,勿多想)。

  无论是再请人看东西,还是给人看东西时,我觉得自己有想法是很重要的。玉友一听苏州做高仿料的工艺最强,觉得很有道理,其实行内人都知道,最好的滚筒假籽反而是来自揭阳和南阳,苏州只是一些害群之马起了歪心思,在这种料上下功夫做的逼真而已。

  ②科普勿包裹太多情情绪,虽然犀利的锤同行能够引起吃药玉友的共情,能够带来不少流量,但个人建议,可以再沉一点,深一点,深度科普一时无热度,但积累下来,是对行业和后来人很好的东西。情绪是个好东西,最有表现力,也最容易招是非,奸商该锤要锤,但更多时候也要想想,没有谁的观点是永远正确且不容置疑的。短短说我做了高仿当中的劳斯莱斯,害,其实我觉得,不过是一件籽料当中的低配普桑罢了:)

  这是泰国泰拳理事协会颁发的泰拳执教资格证,就是说我已经具备了泰拳教学的能力。为啥上证书?因为就算我在泰拳领域打的再好,街斗一挑五没问题,但在专业选手面前,还是个弱鸡。作为外行,由于我底气不足,只能用证书撑撑场面。

  我看过短短的文章,就好比忽然听闻有人说我打拳是假把式并质疑我专业水平,我心说行呗,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咱打场实战切磋一下,哪怕遇到高手真把我KO了,我也必然反思自己,当做是个成长的历练。可上了擂台拉开架势,还没俩回合呢,对方抡起了王八拳,打起了后脑勺,完全没了章法,于是我懵了,本以为将遇良才,现在这还咋打?

  后来想想也就明白了,比赛在KO之前,大部分观众是看不懂基本功和所谓的技术的,擂台上谁气势足,谁貌似输出多,那就是厉害。在写前文的时候,我劝诫自己要尽量谦虚客观,但专业上略深,就给大家造成了故作高深的印象,行文也不屑使用诡辩技巧,没什么阅读快感。行吧,我这次也用大伙儿喜闻乐见的方式,继续聊聊我“卖假货”这件事。

  对方的第三篇看假文章,属实在避实就虚、模糊逻辑,没有把大家关心的要点真正提炼出来进行有力反驳,也没有正面回答自己逻辑上的漏洞KU游体育

  我在前文关于水线做出分析的时候,用的是“倾向”一词,体现的是鉴玉时如自己所说“就当这东西不是我的,不设定结论也不带成见”的内心活动,包括“八九不离十”,释义“差不多”,360百科释义“几乎接近”,通篇未有一个以玉筋断色为依据就能定真假的表述,对此的态度是开放性的。

  而短短的观点在于:你仅以玉筋断色就支撑了皮色为真的观点,而我找到了反例驳斥,所以你是在用看似专业的理论误导玉友。

  首先感谢短短对于酸蚀染色当中“团状白皮”的科普,建议大家再回去仔细看看,讲的非常好。

  在我发问“既然认为皮色为真,是如何做出青海料滚筒染色的判断的?”之后,短短的回应是这样的:

  如果旁证不重要,群里“看图说假”,是如何帮你自动绕过自己“皮色看真”的观点的?

  如果旁证重要,谁主张谁举证,“说假”的依据是什么?纵观短短的三篇文章,似乎并没有对“皮色为假”这一观点做出论证。

  避开专业上对皮色的有力论证,转身去寻求看图说话语焉不详的旁证,这算是“避实就虚”吗?

  种头对于大部分玉友来说,太过玄幻,只有经手上万件真籽,才有可能捕捉到行家谈论料子时那一丝丝对于“种头”“光气”的共识,当然,说到这里很多初入门的玉友可能又要说我掉书袋了,我们后文再谈。

  其实关于毛孔,我觉得前文已经讲的很清楚了,我举得那个石板路的例子大家可以再好好看看,其中也解释了同样一张青石板,同样强度的人为踩踏,大坑比小坑更容易出现包浆的原因。奈何“假毛孔”是短短三篇文章的立意基础,对方也一直在强烈输出“小坑锋利不自然”这种论调,这我也能理解,核心观点不能动摇,否则如何收场?

  但我前文说过“锋利”也好,“90度”也好,是个主观感受,无法量化,到底有没有90度?究竟有多锋利才算锋利?这都是凭借主观说的话,就好比你觉得四川人民都能吃辣,遇到个不能吃辣的就不是四川人了?

  基于前文解释过的自然原因,小毛孔比起大毛孔来说,确实锋利,但如果能上高倍显微镜,坑内过渡自然,是能看出来的。

  经过一定程度的风化与雨水冲刷,皮壳上面的确有包浆,与炸出来的山料那种新茬面不同,的确有种相对的“老气”,这种料再冲冲就可以划归山流水类别了,行家能看出来,图片上这坡积料是抹了油的,这种经过冲刷风化又抹油的“老气”,还不足以和籽料的“老气”相比。其次,

  籽料的撞击坑和坡积料/山流水的凹坑,内部包浆是很难做到一样“老气”的,原因就一条:被水冲刷的程度多寡。撞击坑的包浆是判断籽料与否非常重要的一个证据,但假如我是对和田玉了解不够深入的玉友,看到短短的下图,一定会赞同对方的观点:

  籽料里面有这种包浆的茬口,但如果连茬口都冲刷平缓了,留下的撞击坑内都有包浆了,那就是籽料无疑了。这个观点我依然笃定,玉友们也可以多问问有经验并且客观公允的行家。短短把茬口和仿籽的所谓“撞击坑”拼在一起,表示二者相似,所以扳指是假籽。这是偷换概念,依然没有直面籽料撞击坑底包浆难以作伪这一本质问题,经验不足的玉友的确被唬的连连点头,觉得确实像,但真正的行家还是能看出来区别,这里不展开叙述。

  在短短的后两篇文章当中,包括我们私下的wx交流当中,都出现了“同行”“同学”作为旁证,以他人看图说话作为支撑自己观点的依据,据对方描述,其中有“由国检颁布的《ngtc和田玉鉴定师》证书的行业内人士”有“水平比我高的人”,还有“鉴定师”。

  ①经过简单培训的鉴定师,与真金白银经营高档籽料原石的维族玉商、德高望重的的苏作玉雕领军人物,两者的观点哪个更值得信赖?

  科普或打假需要的是实实在在、一本一眼的态度,前文也提到过,不能亮出几个有感召力的观点,而对中间本应扎实合理的证据链就忽略不提,

  比如,在论证皮色时,提到过颜色有过渡、皮纹外侧干净无颜色堆积,特别是后者,是行家判断籽料真皮的重要依据。短短在三篇文中对此没有回应,那么有着深度阅读的玉友就会疑惑,皮纹来看是真皮,真皮又怎么是假籽了呢?

  皮纹判断皮色就那么重要吗?是的,但说服力不及撞击坑的包浆,原因我告诉你,现在做假皮的人学精了,他们懂得先用胶封住绺裂处,然后再染色、油封,上色之后将胶刮掉,就能做出皮纹干净的情况。

  技术上是怎么实现的?滚完再凿的必要性在哪里?这些都没有得到解答,如果人工捣凿是成立的,总要有个合情合理的原因,如果不成立,那看假的逻辑是不是不够完满?又比如,短短拿扳指与青海料手镯两个环状物对比,得出扳指像青海料的结论,又拿了一个自述籽料的疙瘩件一起对比,得出了扳指明显不如籽料浑厚的结论,前文我也发问了,在体积、工艺影响吃光度的情况下,这种对比有意义吗?如果意义不大,那以此为论据说扳指是青海料的逻辑成立吗?

  还比如,“像”这个概念,是短短文中多次明示或暗示的,对方用文字或图片表示“山料的包浆和籽料撞击坑包浆像”“籽料茬口皮和滚筒青海茬口像”“扳指的毛孔和真籽毛孔不像”……

  很多事情不是“像”就能解决的,螺蛳粉和厕所的味道也像呢,能是一回事儿吗?

  虚的事情捕风捉影,虽然落不到实处,但却能有效引发共情。比如,打倒一个人最有力的办法就是说他“道德有问题”,短短说我做了“仿籽中的劳斯莱斯”,说我的定价很“高明”,也肯定了我的“专业水平”,并表示我不是“省油的灯”,在这些虚无缥缈的描述当中,我就成为了一个专业高深但存心做高仿的黑心奸商,我的道德出现了极大的问题,这是……杀人诛心啊,这些我无力辩驳,咱们还是落到实处,就事论事吧。

  逻辑是鉴玉时极其重要的一点,只有公允客观,逻辑自洽,才能给玉友们一个相对靠谱的结论。

  我认真分析了种头、结构、皮色、皮壳,这也是每个行家鉴玉的常规操作。短短也说我的专业水平还可以,那么请相信,我的视角可能比一些商家稍宏观了那么一点,所以我已经把我专业认知之内能否定的都自我否定过了,绝无强词夺理的姿态,比如短短也认同扳指的油糯感,而我说的是“山料和打磨也可以造成这个光气”,从而得出仅凭这条“无法判断产地产状”。

  在那些有利于真皮真籽的论据时,我用的也是“倾向于”这样的字眼,并没有只咬住一点不松口。

  甄别出所有关于扳指产地产状的蛛丝马迹,逐一分析,能否定的就否定,看看无法否定的那些是否能支撑真皮真籽的结论。简而言之,是在“筛选中求交集”。

  而短短恰恰做了与我相反的事情:寻求单点突破,试图以某一论点的不完备而推翻全局,并对其他完备论点避实就虚,不做论证。

  短短在主张:这件东西,有疑似仿籽的一处特征,但其他明显的籽料特征不做解释或有意歪曲。

  整场辩论下来,对方有效的理论落点在于“毛孔不自然”,而我的核心论点是“皮色自然”和“撞击坑有包浆”,对于“毛孔不自然”我已经做了大量的陈述,而短短对于我说的两点是这样回应的:

  看到这结论我并没有什么高兴的感觉,因为我对自己的专业水准一直有数,相反,我感到一点悲哀:什么时候,这个依靠实践经验与口耳相传的古老行业,需要一帮做实验室的人来定生死了?

  有看过我科普的玉友应该记得,我在国检用且末山流水、策勒旱籽和俄籽都做出来过籽料的证书,此事证明国检的鉴定技术还不够完备,道理很简单,玉友们想问的是到底是不是“产自和田的籽料”(产地+产状),而非单一的产状,这种不成熟的鉴定体系对市场的确有着不良影响,我曾经发问,假如我是做俄籽的商家,请问我可以依仗国检证书名正言顺地当和田籽料卖出同等价位吗?毕竟是国字号背书啊!

  你文中数次亮出NGTC和田玉鉴定师证书、数次用NGTC培训班同学的结论作为旁证,足见你行商与科普的根基底气在此,你和你的同学认为扳指是假籽,而你依仗的国检话语体系给出来的鉴定结论是真籽,这到底是人出了问题,还是国检出了问题?或者,都有问题呢?

  这里,我请大家一起思考这个情况,如果一个商家的东西在公开场合遭到了连番发文的质疑,他能做些什么呢:

  同之前的专业论证一样,我依然陈列出所有能想到的办法,并且都从另一个角度进行了自我否定,不急于用某一条给出压倒性结论,但所有事实汇集在一起,答案不喻自明。

  当你面对造假的指责时,你做了以上六条自证清白,专业论述+行家上手意见+国检检测,如果这些都不行,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去证明籽料身份吗?交由一个水平并不高明的同行一锤定音吗?

  做和田玉,如果要在专业上有所精进,是需要真金白银投入的,因为你每花的一分钱都要对结果负责,这种实践得来的经验绝不是看几篇网贴、上个培训班就能掌握。打个比方,一个是名校毕业的医学生,手握数张证书但实操资历尚浅,毕业后开西医诊所单干,一个是行医多年的老中医,没什么证书没什么官方背景,但有口碑积累救人无数,大伙儿觉得,遇杂症问谁更靠谱?

  在第二次与短短wx交流时,对方肯定了国检的权威性,同时也表示国检价格高。这次送检我花费1500元,为这么个事儿确实不便宜,但国检虽贵,哪儿有名节珍贵?

  你三次发问貌似有理有据地咬实了我欺骗玉友售卖仿籽的罪名,如今结论明了,退一步你也是为玉友着想的热心肠,不过专业不精罢了,但将心比心,这件事上我有什么退路吗?假如这次的争论当中,扳指上没有撞击坑这样明显的籽料特征怎么办?假如国检又因技术原因做不出籽料证书怎么办?假如我专业水平不足或不具备自我表达能力怎么办?结果很可能是,我要含冤成为短短打假路上的垫脚石了。

  大家一定在短视频平台上见过这种大V:“一分钟告诉你明年的投资要点”“两句话教会你春节前股市怎样操作”。对这个专业领域不熟悉的朋友看到这种科普,大多会觉得,哇,别人万字长文都给不出确定答案的,你让我迅速掌握了,真的是业界良心啊!

  以下几种房产,千万别再买了:公寓(公摊大难出手)、写字楼(商业用地招租困难)、商铺(一铺养三代的时代过去了),可是,任何一个专业领域钻到深处都是一句话:“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租售比极高租赁市场火热打算长期持有大不了自用的公寓为什么不能买?一线城市核心地段企业主购入后自用并返租给企业抵税的写字楼为什么不能买?一线城市黄金商业街有稳定租户用闲置资金做长线投资且注重现金流的商铺为什么不能买?

  那些试图将一个细分领域的专业知识低幼化、一概而论的科普,不是最好的科普,只是流量时代的产物而已。

  我曾对短短说过这样一句话“咱练好内功,一切为玉友,共勉”,我想对方可能没领会到我的意思。做和田玉科普,是需要极深的内功的,大家喜闻乐见浅显的东西,但浅的背后是深度的积累,有多少人能走遍且末、若羌、于田、策勒、洛浦、墨玉、叶城、泽普、莎车,多次实地考察山料、籽料、戈壁料、山流水的一线情况?有多少人能做到真金白银购入大几千万的籽料并自己切割、设计、雕刻?有多少人坚持十年持续输出言之有物的干货科普为玉友避坑?好的内容是深入浅出,我们不能只为了易于传播的浅,就忽视了需要扎实积淀的深。

  还是打泰拳那事儿,有多少健身教练去上个七天速成培训班,自己连直摆勾都没打明白呢,拿个资格证书就回来开课了,那一套缺乏积累,带人出出汗减减脂还是可以的,但上擂台当真是个弟弟。没经过毒打历练,谈何成长,我在泰国被虐是这个怂样的:

  或许有对道家文化感兴趣的朋友,我们知道梅花易数可以取外应的相,为人卜事看风水,不明就里的朋友可能会觉得这很神奇,但需要做更高维度的事情时,就不能局限在这单一层面,能驾驭天地人神四个维度的,就需要精通遁甲了,遁甲会让看热闹的朋友云里雾里,但遁甲包含了六壬、太乙,而梅花易数只是六壬当中的一个小术。凭小术略获声名,又被这声名绑架强行去驾驭更高维度的事情,且摆出一副不容置疑的姿态,这样,大家都尴尬。

  好的见识,必定是宏观、多维度的,抓住似是而非的一点而一口咬定结论,就陷入了小术,而忘记了大道。

  时至今日,纵然我被短短连发三文扣上了“高明奸商”的帽子,我依然对短短保有一定的友善,熟悉我的朋友应该知道我有多犀利,比那看假的毛孔还要犀利,我这样做的原因是念及初心,我在私下交流中也屡次客气地表示了我们是“同路人”“友军”的观点,可换位思考,假如今天是我指责短短作假,你又会如何回应呢?

  随手打开短短的最新视频就能看到这样基础性的错误。这个字不读jiu,也不写作“纠”,而是绺(liǔ)。

  再比如,短短在文中和评论里多次提到,和田玉很多事情是简单的白度、细度就能说清楚的,我想说如果对和田玉的理解止步于此,是很危险,的因为连核心指标“糯性”都没有概念,在产地和价值判断上是一大缺失:

  容我打个预防针。关于扳指的真假和各自专业水平的深浅,相信认真阅读的朋友自有定论,老玉友可以看专业,新玉友可以看逻辑,围观群众可以看国检证书,再往后的事,就无关这件东西或专业了,而关乎个人格局。我的主业不在知乎上,甚至不在互联网上,今后如若再遇同一商家或相关人士的无意义纠缠,皆以此文为鉴,精力不允许我纠缠,恕难一一回应。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电话:020-9619666363 手机:139619666363

Copyright © 2012-2024 酷游体育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ICP备案编号:粤ICP备9659896536号-1